10月27日晚、28日上午,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思超教授应邀来我校,为新安书院英才三级学生做经典研学高阶课程温病学专题授课,授课题目是“《温疫论》理论与临床实践(上、下)”。书院第二届英才三级学生、20级中医专业部分学生、23级部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校和新安书院部分教师参加。新安书院代理院长方晓授课前就书院建设等情况和张教授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和交流。

2020年,张教授荣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山东省最美家庭”、中华中医药学会“通报表扬抗疫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山东中医药防治新冠疫病专家组成员,张教授对抗疫深有感触和心得。讲座以吴又可《温疫论》理论与临床防治新冠疫病相结合,深度剖析了中医药在防治温疫方面的疗效和优势。《温疫论》中杂气致病的病因学说、疫病“本气亏欠”说、膜原学说、祛邪为第一要义的思想、代表方达原饮组方思想、温病“下不厌早”学说以及温疫后期“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养阴思想等,张教授均进行了深度解析,同时结合自己在防治新冠疫病中的经典病案进行临证剖析。对国内后疫情现状,张教授阐发自己对“长新冠”认识的观点。最后,张教授强调学习中医药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反复的过程,鼓励青年学子要强经典、多临床、善思考。

张思超教授结合原文,加上实际案例,将《温疫论》(1642年)中诸多疫病理论与当时的新冠疫病的防治相结合,体现了中医药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像说故事般的娓娓道来,教授的真知灼见和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在激励着同学们学习中医信心和决心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温情。
(张红梅/图文 方晓/审核)